close

 

大風起兮,雲飛揚。

先來談談天氣。二月底從瑞士回來,杜賓根積雪已融,地面只剩防止雪粉結成雪團冰塊的小碎石。2月28日(yetty生日)這天,天上烏雲密布,遠方卻又露出些許藍天、陽光灑落,這雄渾的自然色彩讓我忍不住拿起相機拍照。

隔天3月1日,本來和雅恩約了要去城堡看展覽,一早打開手機見到雅恩傳的簡訊,內容說今日有大風,務必小心!正狐疑:德國這兒怎有大風?到這半年多來也從未遇過,豈有這等事?趕緊打開窗戶看看,不看還好,一開窗戶,果然大風呼嘯,工地帷幕獵獵作響,行人縮緊領子小孩兒逆著風,比賽看誰走得快。風勢之大,來德首見。

 

3月1日天上浮雲猶如小島,整列整列地往遠方飄去。樹幹的歪斜程度,可見風勢。

我看這強風可比咱們的颱風,誠如Rene所言,「乾的颱風」是也。本來以為這是天變異相,是個大新聞;沒想到上網一查,天氣預報只是寥寥數語,放了個注意強風的警告標誌,還擺在很不起眼的位置,連個新聞標題都沒有。既然這是個正常現象,我就突然想到,這應該是此地冬轉春的季節變換徵兆,小時候看三隻小豬童話故事的記憶浮出腦海:大野狼吹的強風其來有自呀!

想不到在台灣習慣的驚蟄,這邊是以刮風呈現,氣候的不同,先人的經驗也就不同。我們是二月二龍抬頭,農曆上雨水、驚蟄、春分,一聲雷鳴,萬物皆醒,接著春雨降臨;這邊則是三隻可憐的小豬躲在石屋裡防大野狼。我還等不到這雷鳴,德國的春天已隨風而來。

有些文化上的東西,就好像我們生活中栓在背景裡的小螺絲,平常不太會去注意;但當我從台灣抽離到德國,生活中的發條有時候就會無法順利卡緊,舉例來說,德國火車發車常常是沒有廣播告知的,時間到就這麼靜悄悄地開了;我本來等著那段發車廣播的時間成了空白,生活齒輪就有點接不上去的感覺。

另外,深耕在我們文化裡的東西,到了德國半年也改不掉,像是喝湯這件事。有天我去學生餐廳吃飯,照例都有免費的濃湯供應,依Marina中肯的說法,湯只是顏色不一樣,味道都差不多(一樣的鹹)。我舀了半碗湯,放在餐盤上端回位子;吃著吃著,主菜、配菜都快吃完了,湯還放在那兒;我不經意地看看對面的德國人,湯碗見底,主菜還沒吃完。那瞬間我就感受到,即使是這麼一件小事情,文化的力量還是讓彼此產生了不同。咱們喝湯,都是後喝的;不像外國人,吃飯前就先喝湯。

 

附註:感謝feather提供的文章連結,原來在中國不同地方喝湯也是有不同順序的。

http://wenxinshe.zhongwenlink.com/home/blog_read.asp?id=243&blogid=200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r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